文化建设
【媒体关注】上火还是秋燥,你分清没?专家带你了解秋燥,同时为润燥支招
发布时间:2019-10-28   来源:中西医结合医院   浏览:1731


时值秋高气爽,樨香盈怀,秋季本是一个令人非常惬意的季节,但是也经常会遇到口干舌燥、眼睛干涩,甚至早上醒来会流鼻血。这些都是秋燥的表现,但很多人误以这是  “上火”,甚至会按经验以苦寒之物来降火,喝起金银花茶、菊花茶。“秋天是收敛的季节,此时体内的阳气会收敛于内,随之体内的水分如同植物的水分一样都会收藏起来,即中医所说的‘ 秋燥’,但秋燥不是上火。”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省中医院)西区针灸康复科医师李博介绍,秋燥的症状在五官都有体现,而上火只体现在某一部位,  去燥宜滋润,而非去火。  ”
秋燥是为过冬储能
“秋燥是真实存在的,和季节有关的。”李博以“秋收冬藏”这一自然现象来解释秋燥的形成原因,“燥者,万物得此而调节水湿,以收敛和成熟”。秋天是收敛的季节,万物开始凋零,树叶变黄,落叶归根。此时体内的阳气会收敛于内,随之体内的水分如同植物的水分样都会收藏起来,为了冬天积蓄能量。
中医学认为,秋季为阴气渐盛之季,燥气为主,天气渐凉,气候干燥,人体也容易出现-一些“秋燥”症状,“中医讲燥邪易耗伤津液,因此其临床表现以干燥枯涩为特征。主要以五官、呼吸道、皮肤的干燥症状为主。”李博解释,比如口干、唇干、眼干、鼻干、咽干、咳嗽、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症状。 肺在中医中为“娇脏”,所以燥气“最易伤肺”。生活中以干咳少痰、咽喉干痛及鼻腔干燥等症状为多发,“阴虚的人群, 老人,以及体型偏瘦的人群,更容易秋燥。
随意“去火”不可取
“秋燥也有两种不同的性质,临床分为温燥和凉燥。  ”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,人体则会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初秋之时,久晴无雨,秋在夏后,火之余热尚存,阴竭则燥,人体在夏季出汗过多,感之则谓温燥;晚秋之时,西风肃杀,天气变冷,阴凝则燥,感之谓之凉燥。出现秋燥时,不需要过分担心,但是燥症根据人的体质而异,李博表示,当气候变化太过急剧,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,则会伤害到机体,但若机体的抗邪能力强,不受外邪影响,则不会生病,或者是只出现一些轻微的机体反应,可以很快恢复健康状态;反之,若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,无法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时,就容易发生疾病。
李博提醒,“ 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增大,大多数人都有亚健康,所以秋燥症状明显的人群在增多。”有人一到秋天就会目涩乏力、口干唇燥、大便干结、心情郁结,皮肤也干燥,学得是上火了,便自作主张“下火”,比如喝凉茶、吃消炎药。殊不知,秋燥和上火这两个中医概念却大相径庭。“秋燥不等于上火。”从中医角度讲,秋燥属于外邪、上火属于内热,所以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。不辨体质、不分症状地喝凉茶,在-定程度上虽可降火但非能润燥。很多去火的苦寒之物并不能去燥,如苦瓜、金银花等。
秋燥人群如此普遍,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秋燥?李博介绍秋季阳气渐收、阴气生长,《黄帝内经》载:“秋冬养
阴”,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,以顺应自然界阴气(渐长的规律,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。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,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。
■提醒
分辨温燥和凉燥
温燥和凉燥最大的区别在于体温。凉燥在出现燥症时,没有体温的升高。而温燥在出现燥症时身体会发热,会出现热伤风等,如果病情加重,需要去医院治疗。
分辨秋燥和上火
秋燥不同于上火,那秋燥与上火症状差别在哪里?秋燥的症状会同时出现在口、鼻、眼多个器官及皮肤,“五官均有感”,而上火只会出现在某一个部位,如只有嘴部长疱疹,那是上火,脾胃有火,这时可以凉茶去火。

■支招
防秋燥做到“两润”
防燥的关键在于滋润,可以通过体内与体外的两个环境。
营造“润”的居室环境:秋冬季,应保持室内的湿度,可使用加湿器,或夜间在卧室放一小盆水,使用湿拖把拖地。此外还需注意保持一定的温度, 避免寒凉伤肺。

营造“润”的身体:秋季气候发燥,容易伤及肺阴,日常饮食对于养肺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多食滋阴润肺、补液生津的食物,由内向外润养肺部。水果推荐:梨、甘蔗、石榴、柿子、柑橘等。蔬菜五谷推荐:白萝卜、莲藕、百合、麦冬及各种青菜叶等。口味推荐:少辛多酸。此外,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加入芝麻、蜂蜜、银耳等,将有较好的润肺生津作用。